研究:HCV出生队列筛查在初级保健环境中具有成本效益
根据美国内科医师学会旗舰期刊《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早期在线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出生队列丙型肝炎筛查在初级保健环境中具有成本效益。积极主动的筛查策略可以识别出80多万例目前尚未确诊的病例,每年可以挽救数千人的生命。
全国大约1.5%的人口感染了丙型肝炎(HCV),这种病毒会导致炎症和永久性肝损伤。这种感染在1945年至1965年出生的人群中最为普遍,大约50%至75%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这是一个问题,因为HCV进展缓慢,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2005年,丙型肝炎病毒导致多达1.3万人死亡。专家表示,如果不改变目前的病例识别和治疗方法,预计到2030年,丙型肝炎病毒的死亡人数将增加到每年3.5万人。
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仅对健康或生活方式指标显示可能感染的个人进行抗体筛查。这些指标包括注射毒品史、1992年以前输血史或长期血液透析史。由于初级保健就诊时间有限,在讨论行为风险时感到不安,因此难以实施基于风险的筛查,这可能导致低病例识别。
研究人员试图确定,在初级保健机构中,对1945年至1965年出生的人群进行HCV筛查是否具有成本效益。他们开发了一个计算机模型来分析四种情况的成本效益:1)不进行筛查或治疗;2)基于风险的筛查和标准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3)采用标准治疗的出生队列筛查;4)对基因2型或基因3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标准治疗的出生队列筛查,对基因1型(美国最常见的基因型)患者进行标准治疗加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
研究人员发现,与目前基于风险的筛查策略相比,出生队列筛查之后的标准治疗减少了82300人的死亡,每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成本为15700美元。与基于风险的筛查相比,将DAA治疗纳入标准治疗可预防约121,000例死亡,每获得QALY的成本为35,000美元。
“关于出生队列筛查,需要记住的重要事情是,首先,如果该策略得到全面实施,该策略将识别出80多万丙型肝炎患者,其次,该策略至少与许多常规预防措施(如乳腺癌筛查或结直肠癌筛查)一样具有成本效益,”芝加哥大学NORC公共卫生研究部首席研究科学家David Rein博士说,他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