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脑刺激提高专注力
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你的大脑也在不停地活跃着——做白日梦、沉思、思考过去或未来。这种走神的功能可以显著地塑造一个人的内在意识体验。
在最近一项针对30名参与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低强度超声波应用于与内省和任务外走神相关的大脑区域。接受了五分钟超声波刺激的参与者报告说,他们的正念能力显著增强——能够完全活在当下,不去评判他人或自己。研究结果发表在《人类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社会心理学家哈德利·拉赫里格(Hadley Rahrig)也在研究这种精神状态,他说:“我还没有看到超声波技术以这种方式使用,但这种类型的神经调节具有改变我们思考方式和增强正念的巨大潜力。”
研究人员以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DMN)为目标,这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区域,当大脑与外部世界脱离联系,进入回忆或展望未来等活动时,这些区域会变得特别活跃。异常的DMN活动和连通性与焦虑反刍和抑郁症状有关。“你被困住了,你的思想一直在前进,你无法阻止它。我们假设我们可以用超声波刺激去除一些粘性,让网络冷却下来,”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亚利桑那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布莱恩·洛德说。
自从2001年描述DMN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通过冥想和迷幻药物治疗等笼统的方法来操纵它。但由于DMN位于大脑深部,因此很难精确调节其功能。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洛德和他的团队使用了经颅聚焦超声,一种将电流转化为集中和局部声波的技术。(一半的参与者接受假超声作为对照。)这些电波可以以毫米级的精度穿透大脑区域,并且比其他非侵入性刺激方法的深度更大。其他非侵入性刺激方法通常使用磁场或附着在头皮上的电极来感应几厘米长的电流。
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显示,研究人员成功地抑制了后扣带皮层的活动,后扣带皮层是DMN中的一个关键区域,与冥想时的情绪调节和注意力集中有关。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治疗组的参与者报告了至少30分钟的主观效果,类似于进入深度冥想状态:扭曲的时间感,更少的消极想法,以及更好的脱离自己感受的能力。亚利桑那大学的其他科学家正在测试这种技术来治疗抑郁症等情绪障碍。
“冥想和正念的最大障碍之一是陡峭的学习曲线。大脑刺激可以像思维的辅助轮一样,帮助人们达到深层意识状态,”Lord说。“这是我们更大的目标。”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